中部非洲國家

中部非洲有多少個國家

中非位於非洲中部,由9個 國家組成。以下是中部非洲所有國家的字母順序列表: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以及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其中,3個屬於PALOP──非洲葡語國家(安哥拉、赤道幾內亞、聖多美、普林西比)。

1.安哥拉

安哥拉是非洲西南部的共和國,西與納米比亞、尚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西臨大西洋。葡萄牙語是安哥拉的官方語言,人口略多於 2,400 萬人。

安哥拉國旗
  • 首都:羅安達
  • 面積: 1,246,70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葡萄牙語
  • 貨幣: 寬扎

2.喀麥隆

喀麥隆,正式名稱為喀麥隆共和國,是非洲中部和西部的一個單一制國家。

喀麥隆國旗
  • 首都:雅溫得
  • 面積: 475,440 平方公里 2
  • 語言:法語和英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3.乍得

乍得,正式名稱為乍得共和國,是中部非洲的一個國家。北與利比亞接壤,東與蘇丹接壤,南與中非共和國接壤,西南方與喀麥隆和奈及利亞接壤,西與尼日爾接壤。乍得北部位於撒哈拉沙漠。

查德國旗
  • 首都:恩賈梅納
  • 面積: 1,284,000 平方公里 2
  • 語言:阿拉伯語和法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4. 加彭

加彭,正式名稱加彭共和國,是中非西部赤道上的共和國。該國與喀麥隆、剛果-布拉柴維爾、赤道幾內亞和大西洋接壤。

加彭國旗
  • 首都:利伯維爾
  • 面積: 267,67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法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5.赤道幾內亞

赤道幾內亞是非洲最小的國家之一。該國部分位於西非大陸,部分位於五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上。該國與喀麥隆和加彭以及大西洋的比亞夫拉灣接壤。

赤道幾內亞國旗
  • 首都:馬拉博
  • 面積: 28,050 平方公里 2
  • 語言: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法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6.中非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是非洲中部的共和國,位於赤道以北。該國與查德、蘇丹、南蘇丹、剛果金沙薩、剛果布拉柴維爾和喀麥隆接壤。中非共和國約有 460 萬人居住。

中非共和國國旗
  • 首都:班吉
  • 面積: 622,98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法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7. 剛果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通常被稱為剛果-布拉柴維爾 (RC),是中非的一個國家。

剛果共和國國旗
  • 首都:布拉柴維爾
  • 面積:342,000平方公里 2
  • 語言: 法語
  • 貨幣: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8.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或通常被稱為剛果-金沙薩,是中部非洲的一個國家。就面積和麵積而言,它是非洲第二大國家,北部與剛果-布拉柴維爾、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尚比亞、安哥拉接壤,並有一小塊沿海地帶通往大西洋。剛果民主共和國是非洲第四大人口大國,人口略多於 7,700 萬人。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 首都:金沙薩
  • 面積: 2,344,86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法語
  • 貨幣: 剛果法郎

9.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國旗
  • 首都:聖多美
  • 面積:960平方公里 2
  • 語言: 葡萄牙語
  • 貨幣: 折疊

中部非洲國家的人口及其首都

如上所述,中非有九個獨立國家。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人口最小的國家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擁有首都的中非國家完整列表 如下表所示,按最新總人口排名。

國家 人口 土地面積(平方公里) 首都
1 剛果民主共和國 86,790,567 2,267,048 金沙薩
2 安哥拉 30,175,553 1,246,700 魯安達
3 喀麥隆 24,348,251 472,710 雅溫得
4 查德 15,692,969 1,259,200 恩賈梅納
5 中非共和國 5,496,011 622,984 班吉
6 剛果共和國 5,380,508 341,500 布拉柴維爾
7 加彭 2,172,579 257,667 利伯維爾
8 赤道幾內亞 1,358,276 28,051 馬拉博
9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201,784 第964章 聖多美

中部非洲國家地圖

中部非洲國家地圖

中部非洲簡史

早期人類住區

史前時代

中部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其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考古證據表明,人類已經在該地區居住了數千年。早期人類定居點主要由狩獵採集社群組成。尤其是剛果盆地,作為早期人類的棲息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 和中非共和國 (CAR) 等地區發現的石器和陶器等文物表明存在先進的史前文化。

農業發展

西元前 3000 年左右農業的發展標誌著中非歷史的重大轉變。農業的引入導致了更永久定居點的建立。早期的農業社會種植小米和高粱等農作物以及馴養動物。公元前 2000 年左右開始的班圖人遷徙對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講班圖語的民族遍佈中非,帶來了農業實踐、煉鐵技術和新的社會結構。

古代王國和帝國

剛果王國

剛果王國是中非最著名的古代王國之一。它成立於 14 世紀,涵蓋了今天的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和加彭的部分地區。剛果王國高度集權且複雜,擁有結構嚴密的政府、充滿活力的貿易網絡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它的首都姆班扎剛果是一個主要的城市中心。該王國與歐洲列強進行貿易,特別是與 15 世紀抵達的葡萄牙人進行貿易。這種接觸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包括基督教的傳播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破壞性影響。

盧巴帝國和隆達帝國

在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大草原地區,盧巴帝國和隆達帝國於 14 世紀和 17 世紀之間興起。康戈洛國王建立的盧巴帝國發展了複雜的政治體系和以農業、漁業和貿易為基礎的經濟。南方的隆達帝國從盧巴國發展而來,並透過聯盟和征服而擴張。兩個帝國都在區域貿易網絡中發揮重要作用,交換象牙、銅和鹽等商品。

歐洲探索與殖民主義

早期歐洲接觸

歐洲對中非的探險始於 15 世紀末,葡萄牙探險家冒險進入該地區。然而,直到19世紀,歐洲人對中非的興趣才增強。大衛·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和亨利·莫頓·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等探險家進行了廣泛的探險,繪製了該地區的地圖並記錄了該地區的人民和風景。他們的敘事助長了歐洲的殖民野心。

爭奪非洲

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標誌著歐洲列強對非洲的正式瓜分,導致了中非的殖民化。該地區主要分為比利時、法國和德國。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對剛果自由邦建立了個人控制,以殘酷的效率剝削其資源和人民。在此期間犯下的暴行,包括強迫勞動和大規模屠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並最終在 1908 年將控制權移交給了比利時政府。

法國殖民的領土後來成為加彭、剛果布拉柴維爾和中非共和國,而德國則控制了現在的喀麥隆和盧安達的部分地區。殖民時期帶來了重大變化,包括引進新的行政體系、基礎設施發展和自然資源的發展。然而,它也導致了原住民的流離失所、文化破壞和抵抗運動。

獨立運動

二戰後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餘波和全球非殖民化浪潮推動了中部非洲的獨立運動。民族主義領導人和運動出現,主張自決和結束殖民統治。在比屬剛果,帕特里斯·盧蒙巴(Patrice Lumumba) 成為一位傑出人物,領導該國於1960 年走向獨立。約瑟夫·蒙博托(Joseph Mobutu) 的崛起,後者建立了獨裁政權,一直持續到1997 年。

法國和葡萄牙領土

法國在中非的殖民地也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初獨立。加彭、剛果共和國和中非共和國成為主權國家,各自面臨獨立後的挑戰,包括政治不穩定、政變和經濟困難。在葡萄牙領土上,爭取獨立的鬥爭更加漫長和激烈。例如,安哥拉經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獨立戰爭,一直持續到 1975 年。

後獨立時代

政治和經濟挑戰

中部非洲獨立後時代的特徵是進步與持續挑戰並存。該地區許多國家都在政治不穩定、內戰和經濟困難中掙扎。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經歷了多次衝突,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剛果戰爭,涉及許多非洲國家並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同樣,中非共和國也面臨長期的不穩定,政變頻頻發生,武裝衝突持續不斷。

努力穩定發展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我們還是努力實現穩定、促進發展。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ECCAS)等區域組織和國際幹預措施旨在促進和平與合作。加彭和赤道幾內亞等國利用其石油資源來推動經濟成長,儘管對治理和財富公平分配的擔憂仍然存在。

當代議題與未來展望

環境和社會問題

中部非洲面臨重大的當代議題,包括環境退化、貧窮和健康危機。剛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之一,正面臨森林砍伐和氣候變遷的威脅,影響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社區。保護環境和促進永續發展的努力對該地區的未來至關重要。

永續發展之路

展望未來,中部非洲的永續發展之路包括應對複雜的挑戰,同時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和適應力強的人口。加強治理、促進區域合作以及投資教育、醫療保健和基礎設施是邁向更光明未來的重要一步。該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多樣化的自然景觀為旅遊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獨特的機會,有助於其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