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國家

北非有多少國家

北非位於非洲北部,由7個 國家組成。以下是北非所有國家的字母順序清單: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蘇丹、南蘇丹和突尼斯。

1.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是北非的一個國家,表面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與突尼斯、利比亞、尼日、馬利、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接壤。阿爾及利亞的首都稱為阿爾及爾,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阿爾及利亞國旗
  • 首都:阿爾及爾
  • 面積: 2,381,74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2.埃及

埃及是北非東部的共和國,瀕臨地中海和紅海。埃及北臨地中海,東北部與加薩走廊和以色列接壤,東臨紅海,南與蘇丹接壤,西與利比亞接壤。大約80%的埃及居民居住在尼羅河附近。

埃及國旗
  • 首都:開羅
  • 面積: 1,001,45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埃及鎊

3.利比亞

利比亞,正式名稱 利比亞國是北非的國家。利比亞東接埃及,東南接蘇丹,南接乍得和尼日爾,西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北臨地中海,最近的國家是馬耳他島。

  • 首都:的黎波里
  • 面積: 1,759,54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第納爾

4. 摩洛哥

摩洛哥,正式名稱為摩洛哥王國,是北非西部的一個國家。它是非洲最北端的國家之一。該國與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西班牙接壤,瀕臨大西洋和地中海。

摩洛哥國旗
  • 首都:拉巴特
  • 面積: 446,55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迪拉姆

5.蘇丹

蘇丹,正式名稱為蘇丹共和國,有時也稱為北蘇丹,是北非的一個國家,通常也被認為是中東的一部分。

蘇丹國旗
  • 首都:喀土穆
  • 面積: 1,861,484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蘇丹鎊

6.南蘇丹

南蘇丹,正式名稱為南蘇丹共和國,是東非的一個國家。南蘇丹北與蘇丹接壤,南與烏幹達、肯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東與衣索比亞接壤,西與中非共和國接壤。該國於 2011 年從蘇丹分離出來成立。

南蘇丹國旗
  • 首都:朱巴
  • 面積: 644,329 平方公里 2
  • 語言:英語和阿拉伯語
  • 貨幣: 南蘇丹鎊

7. 突尼斯

突尼斯,正式名稱為突尼斯共和國,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該國西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東南部與利比亞接壤。

突尼西亞國旗
  • 首都:突尼斯
  • 面積: 163,610 平方公里 2
  • 語言: 阿拉伯語
  • 貨幣: 突尼斯第納爾

北非國家人口及其首都

如上所述,北非有七個獨立國家。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埃及,最小的國家是利比亞。北非擁有首都的國家的完整列表 如下表所示,按最新總人口排名。

國家 人口 土地面積(平方公里) 首都
1 埃及 98,839,800 995,450 開羅
2 阿爾及利亞 43,378,027 2,381,741 阿爾及爾
3 蘇丹 41,617,956 1,861,484 朱巴
4 摩洛哥 35,053,200 446,300 拉巴特
5 突尼西亞 11,551,448 155,360 突尼西亞
6 南蘇丹 12,778,239 619,745 朱巴
7 利比亞 6,777,452 1,759,540 矽藻土

北非國家地圖

北非國家地圖

北非簡史

古代文明

前王朝和早期王朝時期

北非的歷史與一些已知最早的人類文明緊密相連。該地區最著名的古文明是沿著尼羅河興起的古埃及。前王朝時期(約公元前 6000-3150 年)見證了早期農業社區的發展和政治結構的形成。這個時代在納爾邁國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時達到頂峰,標誌著早期王朝時期(約公元前 3150-2686 年)的開始。

舊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

古王國(約公元前 2686-2181 年)因建造吉薩金字塔而聞名,其中包括為法老胡夫建造的大金字塔。這個時代的特徵是中央集權和紀念性建築。中國(約公元前 2055-1650 年)經歷了一段不穩定時期,並以其在文學、藝術和軍事組織方面的成就而聞名。

新王國(約公元前 1550-1077 年)標誌著埃及權力和繁榮的鼎盛時期。哈特謝普蘇特、阿肯那頓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王擴張了帝國,並啟動了重大的建築項目,包括帝王谷的寺廟和陵墓。新王國的衰退始於海洋民族的入侵和內亂。

迦太基和腓尼基人

西元前 814 年左右,腓尼基人在北非西部建立了迦太基城(今突尼斯)。迦太基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海上和商業強國,主導地中海的貿易。迦太基帝國在漢尼拔等將軍的領導下達到了頂峰,漢尼拔在第二次佈匿戰爭(公元前 218-201 年)期間跨越阿爾卑斯山挑戰羅馬。然而,迦太基最終在西元前146年第三次佈匿戰爭後落入羅馬之手,導致羅馬建立非洲行省。

羅馬和拜占庭時期

羅馬北非

布匿戰爭後,羅馬擴大了對北非的控制。該地區成為羅馬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農業生產,特別是小麥和橄欖油而聞名。大萊普蒂斯、迦太基和亞歷山大等城市在羅馬統治下蓬勃發展,成為重要的貿易、文化和學習中心。

拜占庭北非

西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繼續控制北非部分地區。拜占庭時期見證了羅馬文化和建築影響的延續以及基督教的傳播。然而,該地區面臨著來自柏柏爾部落和內亂的越來越大的壓力,削弱了拜占庭的控制。

伊斯蘭征服和王朝

早期伊斯蘭擴張

7世紀,伊斯蘭哈里發國擴張到北非。最初的征服始於拉希頓哈里發統治時期,並在倭馬亞哈里發統治時期繼續進行。到8世紀初,北非大部分地區已納入伊斯蘭世界。伊斯蘭教的傳播帶來了重大的文化、宗教和語言變化,以及新城市和貿易網絡的建立。

法蒂瑪王朝和阿爾摩哈德王朝

十世紀什葉派法蒂瑪王朝建立的法蒂瑪哈里發國在開羅建立首都,使該城市成為主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法蒂瑪王朝統治北非、埃及和黎凡特的大部分地區,直到 12 世紀由薩拉丁 (Salah al-Din) 建立的阿尤布王朝 (Ayyubid Dynasty) 掌權。

阿爾摩哈德王朝是柏柏爾柏柏爾穆斯林王朝,出現於12世紀,發源於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阿爾摩哈德王朝將北非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統一在他們的統治之下,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嚴格解釋,並建立了一個知識和文化繁榮的時期。然而,他們的統治在 13 世紀開始衰落,該地區出現了新的勢力。

奧斯曼帝國時代

奧斯曼帝國的征服與管理

到了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已擴展到北非。奧斯曼帝國控制了主要領土,包括現代的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利比亞。他們的政府為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更大的奧斯曼貿易網絡帶來了穩定和一體化。儘管奧斯曼帝國擁有宗主權,但地方統治者往往保持相當大的自治權,特別是在偏遠的省份。

經濟文化發展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北非在貿易、農業和城市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阿爾及爾、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等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和文化中心。這段時期也見證了建築和藝術傳統的發展,融合了奧斯曼帝國和當地柏柏爾人的影響。包括宗教學校在內的教育機構在傳播知識和伊斯蘭學術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殖民時期

歐洲殖民

19世紀標誌著歐洲在北非殖民的開始。 1830年,法國開始征服阿爾及利亞,導致了漫長而殘酷的殖民進程。突尼斯於1881 年落入法國保護國之下,而義大利則於1911 年入侵利比亞並對其進行殖民統治。大戰之前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保留了名義上的獨立。

殖民化的影響

殖民統治為北非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包括引入新的行政體系、基礎設施和經濟開發。殖民列強專注於開採資源並將該地區納入全球貿易網絡,而這往往以犧牲當地居民的利益為代價。對殖民統治的抵抗十分普遍,阿爾及利亞的阿卜杜勒卡德爾和利比亞的奧馬爾·穆赫塔爾等著名人物領導了重大的反對運動。

獨立與現代

爭取獨立的鬥爭

20世紀中葉,獨立運動浪潮席捲北非。埃及於 1922 年從英國正式獨立,儘管英國的影響一直持續到 1952 年革命。阿爾及利亞爭取從法國獨立的鬥爭在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中達到頂峰,經過殘酷的衝突後,這場戰爭以阿爾及利亞於1962年獨立而告終。

突尼斯和摩洛哥也於 1956 年脫離法國獨立。

獨立後的挑戰

北非獨立後時期既取得了進步,也面臨挑戰。各國面臨政治不穩定、經濟困難和社會動盪等問題。在埃及,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 (Gamal Abdel Nasser) 的領導帶來了重大改革並關注泛阿拉伯主義,但也導致了 1956 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等衝突。

剛擺脫毀滅性戰爭的阿爾及利亞面臨內部衝突和經濟挑戰。穆阿邁爾·卡扎菲領導下的利比亞奉行激進社會主義和泛非主義政策,導致發展倡議和國際孤立。

當代發展

近幾十年來,北非經歷了重大的政治和社會變革。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為該地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導致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的長期政權被推翻。這些起義凸顯了對政治自由、經濟機會和社會正義的廣泛要求。

如今,北非持續應對複雜的挑戰,包括經濟多元化、政治改革和區域安全。加強區域合作、應對氣候變遷、促進永續發展是該地區未來前景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