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概況
歐洲位於東半球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全稱為歐羅巴洲,意為“日落之地”。歐洲現有4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26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居民中絕大部分屬歐羅巴人種,即白種人。面積1016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面積的6.8%。語言分屬印歐語系(占全洲人口的90%)、烏拉爾語系和高加索語系。印歐語系中英語是全世界使用範圍最廣的壹種語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歐洲歷史
歐洲是希臘、羅馬古典文明和日耳曼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地區,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誌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8世紀英國發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工業革命。近代歐洲是壹個飽經戰亂的地區,兩次世界大戰均爆發於此。1949年和1955年以美國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以蘇聯為盟主的華沙條約組織先後成立,東西歐分別被納入兩大對峙的軍事集團。歐共體成立後,西歐各國逐漸由經濟上的聯合發展到政治上的合作的合柞。1989—1990年東歐國家政局發生劇變,壹些國家的政權紛紛易手。1991年華約解散,此後,世界上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以及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告分裂。當前,隨著歐洲壹體化進程的加快,為歐洲經濟註入了新的活力。
歐洲地勢
歐洲是亞歐大陸伸入大西洋中的壹個大半島。地形以平原為主,冰川分布較廣,高山會集南部。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壹個洲。東歐平原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起大西洋東岸,東至烏拉爾山,綿延數千裏;歐洲南部聳立著陡峭的阿爾卑斯山系;中歐高地地處阿爾卑斯山系和東歐大平原之間。
歐洲氣候
歐洲氣候受海洋影響最大,絕大部分地區具有溫和濕潤的特征。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的島嶼屬寒帶、南歐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外,其余地區全部屬溫帶。歐洲從西向東由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西歐和北歐西部沿海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暖夏涼。降水量的多少及分布由於距大西洋的遠近和盛行風向而有差別。
阿爾卑斯山脈
歐洲南部的著名山脈,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經瑞士、德國和意大和,東到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綿延1200多千米,寬度在130~200千米之間,平均海拔300米,是多瑙河、萊茵河、阿迪傑河、波河等河流的發源地。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年輕的山脈,山勢峻峭,其石骨狀尖峰和線條清晰的山脊被稱為“阿爾卑斯式峰脊”。阿爾卑斯山許多山峰終年積雪。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和旅遊勝地。
多瑤河三角洲——天然濕地
多瑙河發源於德國黑林山,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6萬平方千米。由西向東流經歐洲10個國家,最後註入黑海,是歐洲第二長河。多瑙河三角洲總面積約6000平方千米,是歐洲現存面積最大的天然濕地。河流、湖泊、沼澤、原生樹木交錯分布。三角洲生長著大片的天然蘆葦,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生態系統為多瑙河水質凈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