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簡介

國家概況

貝寧位於西非中南部,全稱為貝寧共和國。“貝寧”的含義是“奴隸”。面積11.26萬平方千米,人口675萬,有46個部族,主要有芳族,約魯巴族、阿賈族等。居民多信奉拜物教和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芳語、約魯巴語和巴利巴語。貨幣為非洲法郎。首都波多諾伏。

貝寧國旗

貝寧國旗由壹豎兩橫三個長方形構成,綠色象征希望,黃色代表繁榮,紅色表示勇敢和膽量。綠、黃、紅三色被稱為泛非顏色。

歷史沿革

16世紀前後,貝寧出現許多小王國和酋長國。18世紀,阿波美王國鼎蠱時期統壹了南部和中部。1904年並入法屬西非,191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日獨立,成立達荷美共和國。1975年11月30日改名為貝寧人民共和國。1990年3月1日改名貝寧共和國。

經濟文化民俗

貝寧足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壹。經濟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油棕櫚、棉花、木薯、玉米等。油棕櫚產量高,為主要出口產品,素有“油棕之國”美稱。

貝寧的部族實行的是“大家族共同體”,家族的族長壹般由年長的賢者擔任,族長擁有遺產分配、處理結婚及離婚事宜、對違法分子的處罰等權利。

貝寧各民族都有文面的習俗,文面最初是部落之間用以區別的標誌,後來演變成區別教派和家族的標記,甚至成為美的象征。文面時先用筆在臉上描出圖案,然後用刀片依圖案割去皮膚,抹上油,傷口愈合後就形成面文。文面被看做勇敢和成年的象征。

貝寧人把蟒蛇作為圖騰來崇拜,認為它是力量的源泉。在海港城市維達有壹座蟒蛇廟,當地許多人家裏養蟒,但這裏的蟒蛇性情溫順,而且沒有毒,所以人們甚至讓它們縮在家具裏。

阿波美

位於貝寧南部。17—19世紀為阿波美王國的首都。作為非洲西海岸最強大的王朝之壹,各代國王都在此建造宮殿,從而形成了壹個宏偉的建築群。目前所留古跡有:阿加賈王宮,特格比索和克奔格拉王陵,以及包括本哈辛王宮在內的19世紀王宮群。建築風格精巧簡樸。1889—1894年,末代國王貝漢津領導人民進行抗法鬥爭,後遺體歸葬阿波美,其陵墓莊嚴肅穆,被視為聖地。在舊王宮基礎上改建的阿波美歷史博物館是西非文物史料保存最完整的博物館。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波美王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岡維埃水上村莊

位於科托努北部約12千米處的諾奎湖上,人稱“非洲的威尼斯”。如建於1717年,這裏的房屋全都建在高出水面兩三米的圓木樁上,墻壁和地板用竹子編成,尖尖的屋頂上鋪著厚厚的茅草。每戶人家都有木梯伸向水面,戶戶之間都有木橋相連。村莊的居民都會駕船捕魚。還有那熱鬧非凡、木船成行的水上市場,都以奇異的風情吸引著海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