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简介

国家概况

贝宁位于西非中南部,全称为贝宁共和国。“贝宁”的含义是“奴隶”。面积11.26万平方千米,人口675万,有46个部族,主要有芳族,约鲁巴族、阿贾族等。居民多信奉拜物教和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芳语、约鲁巴语和巴利巴语。货币为非洲法郎。首都波多诺伏。

贝宁国旗

贝宁国旗由一竖两横三个长方形构成,绿色象征希望,黄色代表繁荣,红色表示勇敢和胆量。绿、黄、红三色被称为泛非颜色。

历史沿革

16世纪前后,贝宁出现许多小王国和酋长国。18世纪,阿波美王国鼎蛊时期统一了南部和中部。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191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日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1975年11月30日改名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3月1日改名贝宁共和国。

经济文化民俗

贝宁足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油棕榈、棉花、木薯、玉米等。油棕榈产量高,为主要出口产品,素有“油棕之国”美称。

贝宁的部族实行的是“大家族共同体”,家族的族长一般由年长的贤者担任,族长拥有遗产分配、处理结婚及离婚事宜、对违法分子的处罚等权利。

贝宁各民族都有文面的习俗,文面最初是部落之间用以区别的标志,后来演变成区别教派和家族的标记,甚至成为美的象征。文面时先用笔在脸上描出图案,然后用刀片依图案割去皮肤,抹上油,伤口愈合后就形成面文。文面被看做勇敢和成年的象征。

贝宁人把蟒蛇作为图腾来崇拜,认为它是力量的源泉。在海港城市维达有一座蟒蛇庙,当地许多人家里养蟒,但这里的蟒蛇性情温顺,而且没有毒,所以人们甚至让它们缩在家具里。

阿波美

位于贝宁南部。17—19世纪为阿波美王国的首都。作为非洲西海岸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各代国王都在此建造宫殿,从而形成了一个宏伟的建筑群。目前所留古迹有:阿加贾王宫,特格比索和克奔格拉王陵,以及包括本哈辛王宫在内的19世纪王宫群。建筑风格精巧简朴。1889—1894年,末代国王贝汉津领导人民进行抗法斗争,后遗体归葬阿波美,其陵墓庄严肃穆,被视为圣地。在旧王宫基础上改建的阿波美历史博物馆是西非文物史料保存最完整的博物馆。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波美王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冈维埃水上村庄

位于科托努北部约12千米处的诺奎湖上,人称“非洲的威尼斯”。如建于1717年,这里的房屋全都建在高出水面两三米的圆木桩上,墙壁和地板用竹子编成,尖尖的屋顶上铺着厚厚的茅草。每户人家都有木梯伸向水面,户户之间都有木桥相连。村庄的居民都会驾船捕鱼。还有那热闹非凡、木船成行的水上市场,都以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海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