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簡介
國家概況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面積32.96萬平方千米。人口8067萬,有京族(又稱越族,占總人口89%)、岱依族、傣族、芒族、儂族、苗族、土族等60多個民族。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等。通用越南語。貨幣為越南盾。首都河內。
越南國旗
國旗旗面為紅色,中心為為壹顆五角金星。紅色象征革命。金 星代表越南勞動黨,另含義是金星的五角代表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和青年。
歷史沿革
公元10世紀開始建立封建國家。1884年淪為法國“保護屬”。1945年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艱苦的抗法戰爭。1954年7月,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簽署,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5年1月越美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美軍從南方撤軍。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7月宣布全國統壹,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自然地理
越南東南部臨海,國土南北長,東西窄,呈“S”形。全境3/4的土地是山地和高原。紅河以北山區及中越邊境壹帶,山高林密,水流湍急,山間谷地成為中越之間的天然通道。西北地區的番西邦峰為中南半島最高峰,海拔5142米。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分居北部和南部。河網密集,境內有大小河流千余條。湄公河在越南境內 ,長230千米。
經濟文化民俗
越南是傳統的農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有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咖啡出口量居亞洲第壹。森林資源也很豐富,有鐵杉、玉桂木、花梨木、柚木等貴重木材,印度支那四大名木之壹的格木馳名國際市場。
越南民間舞蹈和戲劇為人們所喜愛,代表性的舞蹈有“竹竿舞”、 “竹笠舞”。城鄉人民喜愛的戲劇有從劇、嘲劇和改良劇三種。吟詩也是人們喜愛的文藝形式,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文化高低,不分城市鄉村,幾乎人人都會吟詩,而且善於作詩。
越南各族人民都喜歡嚼檳榔。人們通常用葦葉包壹些灰或硯灰,同檳榔壹塊放入口中,灰和檳榔可發生化學反應。嚼檳榔的味道先苦後甜,對神經有刺激作用。越南人喜歡將鮮魚加工成魚露,魚露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可保存較長時間,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魚露多由壹種叫“卡喀姆”的小魚加工而成,雖然加工程序很繁瑣,但幾乎每個越南家庭都會制作。
在越南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部。當村寨路口懸掛有綠色樹枝時,是禁入的標誌,外人不得進入。南部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禮、送物和接物。在越南壹些地方,可以看到有些婦女將牙齒染成黑色,這是古代越南人的壹種習俗,黑齒是姑娘貌美的重要標誌之壹。
越南人穿著樸素簡單。城市婦女節日穿窄袖開叉至腰的長袍及西褲。農村男女穿棕色或白色窄袖無領對襟上衣及黑色寬腿長褲。平時人們多赤腳或穿木屐,隨身帶上尖頂寬沿的竹編鬥笠,有遮陽、擋雨、裝物、扇風等多種用途。
下龍灣
位於河內東面約100多千米的鴻基市以南海面上,是世界七大奇景之壹。整個下龍灣的面積有3800平方千米,這壹片海域上散布著1000多個石灰巖質島嶼,猶如海上群山,被譽為“海上桂林”。碧波萬頃的海面上,繁星密布的石灰巖島嶼,或似千仞圍屏、巍峨宮殿;或像窈窕美女、垂釣漁翁;還有的像昂首的雄獅、臥伏的海象、奔騰的駿馬、盛開的荷花,形態各異,惟妙惟肖。
順化古跡群
順化位於越南中部,曾先後為舊阮、西山阮、新阮等封建王朝的都城。著名景點除順化故宮、順化皇陵、天姥寺塔、禦屏山等外,還有香江、錢場橋、靜心湖、南郊壇、萬年渡口、耀帝寺、保同寺等。順化故宮坐落在順化市北面,為阮氏王朝皇宮,也是越南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故宮修建於1805年,歷時lO年,其建築式樣基本上仿照北京故宮,圍繞皇城外圍的京城則模仿法國式建築,四周有護城河。
文廟
位於河內市中心、還劍湖以西。為11世紀起越南歷代封建王朝祀奉孔子的地方,以及到18世紀至李、陳、黎等朝代的文化教育中心,亦為古代越、中文化交流的見證。文廟坐北朝南,縱深350米,橫向75米,古木參天,紅墻綠瓦,古色古香。現存文廟古建築,大部分最早為18世紀黎朝末代的建築。
還劍湖
位於河內市中心,南北狹長,呈橢圓形。古時,還劍湖很大,到了黎朝,築路穿湖而過,把湖分成兩部分。湖的右邊稱為“右望湖”,左邊稱為“左望湖”。還劍湖內有兩個島,壹個為玉山島,相傳為黎朝末年的釣魚臺,著名的玉山祠就建在島上;另壹個為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