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簡介
國家概況
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東南端。為哥倫布所命名。面積5128平方千米。人口128萬,印度人占40.3%,黑人占39.6%,其余為混血種人、歐洲人、華人和阿拉伯人後裔。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印度教。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貨幣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元。首都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旗
國旗為紅色,壹條帶有白邊的黑色寬帶,從旗的左上角開始斜過旗面至右下角。紅色象征國家和人民的生命活力,黑色象征力量、統壹、國家的財富和人民的獻身精神,白色象征國家的未來和海洋。
歷史沿革
特立尼達島原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的居住地。1498年哥倫布經過該島附近,宣布其為西班牙所有。1781年被法國占領。1802年根據《亞眠條約》劃歸英國。多巴哥島歷經西、荷、法、英多次爭奪,1812年根據《巴黎條約》淪為英國殖民地。1962年8月31日獨立。1976年8月1日改為共和國,為英聯邦成員國。
經濟文化民俗
特立尼達因盛產極樂鳥和蜂鳥,人稱“極樂鳥天堂”和“蜂鳥之鄉”。蜂鳥是南美洲壹種極小的鳥,為該國的國鳥。多巴哥島據說是著名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魯濱遜所漂流到達的荒無人煙的小島。
特立尼叠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瀝青產地。天然瀝青在工業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達爾瀝青湖
位於特立尼達島西南部,面積約47平方千米,最深處約90米,瀝青總量約1000萬噸,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瀝青礦。湖底源源不斷噴出的天然氣和瀝青漿,被稱為“湖的母親”。瀝青質地優良,有“烏金”之譽。據科學研究,這個瀝青湖在幾千萬年前曾位於海底,大量微小的海洋生物死後在海底被分解,從而形成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