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簡介
國家概況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地峽,全稱為巴拿馬共和國。國名源於巴拿馬城名。面積7.55萬平方千米。人口 312萬,印歐混血種人占65%,其他為白人、黑人、印第安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貨幣為美元、巴波亞。首都巴拿馬城(Panama City)。
巴拿馬國旗
國旗由白、紅、藍三絕的四個長方形組成。白色袋征和平,紅、藍色分別代表原巴拿馬的自由黨和保守黨。紅、藍兩色在國旗上的位置還表示兩黨聯合起來為民族的利益而奮鬥。旗面上的兩顆五角星分別象征忠誠和力量。
歷史沿革
l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壹部分。l 903年11月3日在美國支持下,脫離哥倫比亞獨立。1903年美巴簽訂了由美修建和管理運河的冬約,美取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壟斷權和運河區的永久使用、占領和控制權。1904年開始開鑿運河,於1914年完工。1977手9月巴美簽署《新運河條約》。1979年10月1日新條約生效,有效期到1999年12月51日。新條約期滿後,由巴爭馬承擔運河的管理和防務。
經濟文化民俗
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0%,主要種植香蕉、甘蔗、咖啡、水稻等。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林業資源豐富,主要有紅木、雪松、棕櫚樹、橡膠樹等。海洋資源極為豐富,海是是重要的出口產品。巴拿馬運河區、地區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貿易區和商船隊是巴經濟的四大支柱。
巴拿馬的孔塔多拉島以出產上等的珍珠而聞名於世。
巴拿馬農民無論男女,都在肩上掛壹個用植物纖維做自掛包,當地人稱之為“恰卡拉”。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送河於1904年開工,1914年完工。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航道,使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稷最多可以縮短1.26萬千米。運河全長81.3千米,寬150~304米,水深13.5~26.5米,共有水閘6座,日通航能力約50艘,其貨運量占世界海上貨運量的5%。巴拿馬運河是人類交通史上的偉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