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簡介
國家概況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全稱為摩洛哥王國。“摩洛哥”在阿拉伯文中意為“遙遠西方”。面積45.9萬平方千米(不包括西撒哈拉)。人口3099萬,80%為阿拉伯人。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貨幣為迪拉姆。首都拉巴特(Rabat)。
國旗
摩洛哥國旗紅色來自摩早期國旗的顏色。綠色五角星有兩種解釋:壹、綠色是穆罕默德後代所喜歡的顏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二、這個星形是驅病避邪的所羅門護符。
歷史沿革
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現在的阿拉伯王朝建立於1660年。1912年5月50日淪為法國保護國。同年11月27日,法國同西班牙簽訂《馬德裏條約》,摩洛哥北部狹長地區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區劃為西班牙保護地。1953年,法廢黜並放逐穆罕默德五世,另立阿拉法為蘇丹。1955年1月,法被迫同意穆罕默德五世復位。1956年3月2日獲得獨立。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
經濟文化民俗
漁業資源豐富,是非洲第壹大產魚國,沙丁魚的捕獲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魚產品加工業在經濟中占有較為重要地位,大部分沙丁魚被加工制成罐頭、凍魚銷往世界各地。磷酸鹽儲量占世界儲量的75%,約為640億噸,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工業不發達,礦業是摩洛 哥的支柱產業,占出口總收入的50%。
摩洛哥的卡魯因大學建於公元859年,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它是壹所專門從事伊斯蘭教學習和研究的高等學府。大學圖書館中藏有各種伊斯蘭教圖書幾十萬冊。
摩洛哥的古城達爾貝達,西方人稱為“卡薩布蘭卡”,因電影《卡薩布蘭卡》而聲名遠揚。它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全國絕大部分現代工業都集中在這裏,有“摩洛哥肺葉”之稱。
非 斯
北部古城,已有1100多年歷史。為摩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分新城、老城兩部分。老城古色古香,其建築形式、居民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仍保持中世紀的風格。狹窄街道兩旁,傳統的手工作坊壹家挨著壹家,主要從事陶器、瓷器、銅器、地毯、絲綢、刺繡、皮革制品的加工制作。伊斯蘭教特色的古城堡、宮殿、清真寺、博物館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