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簡介
國家概況
蒙古位於亞洲中部。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內陸國。人口250萬,80%為蒙古族,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通用喀爾喀蒙古語。貨幣為圖格裏克。首都烏蘭巴托(Ulaanbaatar)。
蒙古國旗
由紅、藍、紅三個垂亙長方形組成。左側自上面下繪有黃色餐火、不0目、月亮、三角形、長方形及陰贍雷妻,紅色象征勝利。藍色表示忠於祖國,黃色是自由和獨立的象征。火、太陽、月亮等表示人民永生;三角形、長方形表示智慧、正直和忠於職賈。陰陽圖案象征和諧壹。
歷史沿革
蒙古歷史上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公元前3紀,成為匈奴帝國的中心。公元15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統壹的蒙古汗國。1279—1368年,蒙古族在中國建立元朝:17—18世紀被清王朝征服。1911年12月在俄國支持下宣布獨立。1917年,沙皇俄國滅亡之後,復歸中國。1924年11月26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必須維持”。1992年改稱蒙古國。
經濟文化民俗
蒙古的天然牧場遼闊,占全國面積的83%,人均草原面積居世界之首。蒙古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以馬、牛、駱駝、勒勒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畜產品主要有皮革、靴、馬具、毛氈、羊毛等。乳品、矽茶和羊肉是蒙古人最喜愛的食品,壹般食肉不用筷或叉,而是左手拿肉,右手拿刀切著吃。
摔跤、賽馬和射箭是蒙古人最喜愛的三大民族體育項目。每年7月11日的那達慕大會是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集體娛樂項目。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傳統的民間樂器,琴身木制,長約1米,以馬皮或羊皮蒙面,琴桿頂部刻有馬頭形裝飾。其節奏自由,旋律舒緩、悠揚,給人壹種獨立面對自然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