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裏塔尼亞簡介

國家概況

毛裏塔尼亞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全稱為毛裏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毛裏意為“黑皮膚的人”。面積103萬平方千米。人口309萬,主要為摩爾人、黑人和哈拉廷人。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伯語,通用法語。貨幣為烏吉亞。首都努瓦克肖特。

毛裏塔尼亞國旗

毛裏塔尼亞國旗為綠色,旗中央是壹彎黃色新月和壹顆黃色五角星。綠色是穆斯林喜愛的顏色,新月和星是穆斯林國家的標誌,象征繁榮、希望。

歷史沿革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毛裏塔尼亞並建立封建王國。191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定名為毛裏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1960年11月28日宣告獨立(國慶日)。

經濟文化民俗

毛裏塔尼亞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壹,居民主要從事農牧業,主要飼養牛、羊、駱駝等,其中駱駝被視為國寶。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努瓦迪布為全國最大海港,港口的魚制品加工、貯存能力都較大,大批魚罐頭、幹魚、熏魚銷往國外,成為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從地理、文化、社會諸方面來看,毛裏塔尼亞既是阿拉伯國家,又是非洲國家,被稱為“阿拉伯壹非洲之橋”。它兼有阿拉伯和非洲的風俗習慣。

毛裏塔尼亞人世代習慣住帳篷,由於當地氣候幹燥、溫度高,夜晚熱量聚集在房內遲遲不散.而帳篷卻散熱快,是納涼的好地方。在帳篷內招待賓客被視為高雅之舉,國家元首的國慶宴會也在帳篷裏舉行,因此被稱為“帳篷之國”。

毛裏塔尼亞女子以胖為美,越是肥胖的女子,越被公認為是美人,姑娘出嫁前要把身體養胖。摩爾人成年男子的裝束別具特色,將5米長的黑布纏在頭上和臉上,只露出眼睛。

駱駝是毛裏塔尼亞的國寶,由於沙漠幹旱缺水,人們常把駱駝奶當水喝剛擠出的還帶有余熱的奶被認為是最好喝的。每當有貴賓來訪時,人們會趕成群的駱駝去迎接,然後擠出大碗的駝奶,讓客人輪流喝,以示尊敬。駱迎賓禮是毛裏塔尼亞人歡迎外國貴賓最高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