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簡介

國家概況

黎巴嫩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全稱為黎巴嫩共和國。國名源於境內的黎巴嫩山。面積1.045萬平方千米。人口368萬,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貨幣為黎巴嫩鎊。首都貝魯特。

黎巴嫩國旗

國旗面上下為紅色,中間為白色,白色部分中央是壹棵《聖經》中提及的黎巴嫩雪松。紅色象征自我犧牲.白色象征和平,雪松代表挺拔強勁的力量及純潔、永存。

歷史沿革

公元前2000年為腓尼基的壹部分。以後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和羅馬統治。7—16世紀並入阿拉伯帝國。15l7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3年11月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

經濟文化民俗

工業以服裝、食品.煙草、釀酒等輕工業部門為主。農業主要種植柑橘類水果、橄欖、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商業和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以上。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雪松是黎巴嫩的象征,縱橫全境的黎巴嫩山上,到處可見挺拔的雪松,腓尼基人把它譽為“上帝的神木”。國家博物館內保存有世界上最先發明字母文字的腓尼基人的象形文字字母表。位於貝魯特部的留言崖上刻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拉丁文、阿拉伯文字等20多種文字,為古代人們打勝仗之後的記錄。最早的記錄為公元前15世紀埃及法老所作。

安傑爾

著名古城。位於貝卡地區,由哈裏發瓦利德壹世於公元8世紀初始建。城四周有四座雄偉的建築物,建築物兩側有塔樓和飛堡保護;城內有清真寺、浴池、糧倉、宮殿及住宅。街道兩側均有5米寬的連拱廊。整個建築風格既體現了拜占庭藝術,又突出了阿拉伯藝術特色。

巴勒貝克神廟

位於貝魯特東北部80千米處,為黎巴激著名古跡。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在此修建神廟,供奉太陽神巴勒。羅馬帝國時代,奧古斯都皇帝動用2萬多名奴隸,花費幾十年時間,在腓尼基神廟原址修建了眾神之神米比特、酒神巴卡斯、愛神維納斯等的神廟。雖然現在己破敗不堪,但仍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羅馬時代的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