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簡介
國家概況
拉脫維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全稱為拉脫維亞共和國。拉脫維亞意為“金屬制的服裝”。面積6.46萬平方千米。人口233萬,主要為拉脫維亞族和俄羅斯族。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95%以上居民懂俄語。貨幣為拉特。首都裏加(Riga)。
拉脫維亞國旗
國旗由三個平行長方形構成,自上而下顏色為深紅、白、深紅。國旗是拉脫維亞民族統壹的象征。
歷史沿革
公元10世紀起建立了幾個早期的封建公國。1583—1710年,先後被瑞典、波蘭、立陶宛公國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國占領。1918年11月18日宣布獨立,建立了共和國。1940年8月5日被並入蘇聯。1941—1945年,被德國侵占。“二戰”結束後,重新並入蘇聯。1990年5月4日,拉最高蘇維埃通過關於恢復拉脫維亞獨立的宣言,並改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蘇維埃宣布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獨立。
經濟文化民俗
畜牧業發達,主要是乳肉兩用的畜牧業和養豬業。主要農作物有馬鈴薯、甜菜、亞麻等。首都裏加是歐洲古老城市之壹,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老城內有騎士團城堡、歷史博物館和造型藝術館、多胡教堂等名勝。新城街道寬闊整潔、建築壯麗,到處有噴泉、紀念像和雕塑。拉脫維亞的傳統工業是機械工業。另外,金屬加工、化學工業、造紙、紡織品、食品工業都較發達。
聖彼得大教堂
裏加市的古教堂,建於公元13—14世紀初。1689—1694年教 堂兩面改建為歐洲流行的巴羅克式。有突出流暢的線條圖形,飾以華麗的肖像,以豪華著稱。尖塔高達123.2米。塔頂裝有壹只金色的風信雞。
多姆大教堂
位於拉脫維亞首都裏加的“6月17日”廣場上。由於營建歷程達5個多世紀,故其風格有各個時代的烙印。其後受西歐巴羅克式建築的影響采用裝飾華麗、結構精巧的風格來建造其他部分。最後,既采用羅馬壹哥特式,又兼容文藝復興的特色。1884年教堂內又安放了壹架大型管風琴。這架管風琴由6768根木管組成,從8毫米至IO米長短不壹。管風琴采用珍貴的木材和錫與鉛的合金制成,其音色之柔美在世界上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