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貨幣
保加利亞的貨幣是列弗。用本國語言寫為Лев或Левове。ISO代碼是BGN。自1881年以來,保加利亞就一直使用該貨幣。保加利亞列弗可以分為100stotínki。
盧的命名可以追溯到獅子一詞的舊形式。之所以選擇這個名稱,是因為保加利亞的錢在其硬幣上刻有該國的徽章,在獅子上可以看到獅子。在保加利亞語中,一百stotinka的意思是可以追溯到這個名詞。從象徵意義上講,它意味著百分之一的列弗。
列夫的故事
在保加利亞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後,於1881年引入了列夫。在一開始,列弗的匯率等於法國的法郎,包括拉丁硬幣聯盟。
在亞歷山大一世親王統治下,有分別為青銅的10、5和2斯托廷基硬幣,以及分別為白銀的50斯托丁基和5、2和1列弗硬幣。在硬幣的正面可以看到保加利亞的徽章,而在背面則可以看到標稱值的花環。沙皇費迪南德在位期間,自己的臉印在硬幣上。當時,徽章僅在鎳銅合金製成的20、10、5和2½Stotinki硬幣上可用。銀幣露出國王的臉。1894年,保加利亞推出了價值100、20或10列弗的保加利亞金幣。當時,一盎司黃金約等於100列弗。
當保加利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時,該國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當時,該殘留物僅價值約0.1克純銀。戰爭之前,價值約為4.3克。到1940年,有100、50和20個列弗銀製硬幣,之後由於戰爭,它們僅由鋼,銅鎳或鐵製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共和國沒有徵收任何徵稅,因此有必要進行貨幣改革。這發生在1962年初。原來的100個幼蟲現在變成了新的堤壩。社會主義使該國的貨幣穩定。但是,沒有發行金或銀硬幣,僅發行了銅合金製成的硬幣。
在社會主義制度崩潰之後,從1992年開始生產新的紙幣和硬幣。但是在1990年代初,通貨膨脹率再次高漲,因此在1997年設定了1馬克對1000列弗的匯率。1999年再次更改了等級,現在又有1000個舊列夫有了新的等級。這大約相當於德國馬克的價值1:1。
保加利亞一直在爭取加入歐盟並因此進入歐元貨幣的鬥爭。然而,到2018年6月,該國仍然無法滿足所有必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