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概况
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全称为马里共和国。“马列里”在曼丁戈语中意为“河马”。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1080万。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通用班巴拉语,官方语言为法语。货币为非洲法郎。首都巴马科(Bamako)。
马里国旗
马里国旗中的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也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战斗而牺牲的烈士鲜血;黄色象征马里的矿产资源。绿、黄、红三色被称为泛非颜色,也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
历史沿革
历史上曾是加纳帝国、马里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5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列里联邦。1960年9月22日独立。1968年11月穆萨·特拉奥雷政变上台。1979年6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91年3月爆发社会动乱,建立军人过渡政权。1992年6月成立第三共和国。
经济文化民俗
马里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粟、高梁、玉米、水稻等。国土面积的67.2%为牧草地。马里是西非主要的淡水鱼生产国,其中尼罗鲈最为名贵。马里的手织地毯也非常精美。
马里妇女发式考究,发型因年龄、部族不同而多种多样。她们的鼻环有两种,一种套在鼻翼上,一种夹在两个鼻孔之间。所戴的耳环又大又重。
在莫普提东边的桑家山区,是多贡小人国的遗址。多贡人的房屋为尖顶泥屋,随山势层层叠叠建筑于陡峭的岩石上。多贡人制作的具有动物特征的面具粗犷豪放,备受人们推崇。
马里全国各地都种有柯拉果,除了可供咀嚼提神和药用外,还是男女青年婚恋的媒介物。根据当地风俗。男子向女子求婚时要通过媒人向女方三送柯拉果,若每次都被收下,即表示女方同意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