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概况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全称为几内亚共和国。“几内亚”由柏柏尔语“黑色的”或“黑色的土地”演变而来,意为“黑人之国”。面积24.59万平方千米。人口850万,40%为富拉尼族,其他有马林凯、苏苏等20多个部族。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法语。货币为几内亚法郎。首都科纳克里。
几内亚国旗
几内亚国从左到右由红、黄、绿三个垂直长方形组成。红色既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的烈士鲜血,也象征劳动者为建设祖国而作出的牺牲;黄色象征普照全国的阳光和国家的黄金,绿色象征国家的植物;三色也是“劳动、正义、团结”的标志。
历史沿革
9~15世纪为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一部分。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入侵。1885年被柏会议划为法国势力范围,1893年被命名为法属几内亚。19世纪后期,萨摩利.杜尔建立了乌拉苏鲁王国开展抗法斗争。1958年9月28日通过公民投票反对法国戴高乐宪法,拒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同年10月2日宣告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1984年4月,以兰萨纳·孔戴上校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成立几内亚第二共和国。1994年1月,孔戴宣誓就任总统,成立第三共和国。
经济文化民俗
境内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富塔贾隆高原是西非三大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以及几内亚境内的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有“西非水塔”之称。河流多瀑布、急流,水力资源丰富,居西非首位。矿产资源丰富,有“地质奇迹”之称。主要有铝矾土矿、铁矿、钻石矿、金矿等,铝矾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又有“铝矾土之乡”誉称。
农业和采矿业是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产品主要有稻米、木薯、玉米、香蕉、菠萝、咖啡等。工业基础薄弱,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东南部有大片原始森林,盛产红木、黑檀木等名贵木材。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几内亚和科特迪瓦之间的宁巴山,耸立在环绕其周围的一片热带草原之上,草原之上的山坡被浓密的森林所覆盖,拥有特别丰富的动植物,还有一些当地特殊的动物种类,如胎生蟾蜍和黑猩猩。宁巴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130公顷,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为热带湿润森林型,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海拔较高的草地、被蕨类植物覆盖着的峡谷、热带稀树大草原、中等海拔的较干燥型森林以及干燥型森林。